4月8日,北京冬奧會、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。中國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因出色完成火炬研發量產、運行保障任務,受到黨中央、國務院表彰,獲得“北京冬奧會、冬殘奧會突出貢獻集體”稱號。
北京冬奧會、冬殘奧會組委高度肯定上海石化火炬團隊敢于擔當,勇于奉獻,圓滿完成了火炬及相關產品的研發量產及運行保障任務,為火炬接力活動安全、順利、高水平運行打下了良好基礎,為勝利舉辦一屆簡約、安全、精彩的冬奧盛會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期間,上海石化充分發揮碳纖維原創技術策源地的產業優勢,把制造富有高科技含量的碳纖維火炬當作一項重大政治任務,并以此為契機,加快推進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核心技術攻關。
從2020年6月接受火炬研發任務開始,上海石化始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、使命感和緊迫感,在火炬研發、量產、運行保障三個階段履職盡責、不辱使命、不負重托。
在火炬研發階段,由上海石化牽頭東華大學、云路公司、中核集團核八所、庫貝化學公司等高校、央企、民企,協同開展碳纖維火炬外殼攻關,攻克了火炬外殼三維編織、耐高溫復合材料制備等難關,并形成三大科技創新亮點:一是以碳纖維復合材料制作火炬外殼,成為世界首創。二是破解了碳纖維復合材料火炬外殼在1000℃高溫制備過程中起泡、開裂等世界難題。三是碳纖維復合材料火炬外殼重量較傳統鋁合金外殼輕20%以上?!拜p、固、美”的火炬在冬奧會、冬殘奧會上成為一大亮點,令世界為之矚目。
在火炬量產階段,由上海石化擔當產業鏈鏈長,組織航天科技11所、101所、航天科工海鷹空天、中核集團核八所、圣火傳承公司、云路公司、北京安卓泰克等火炬各部件委托加工企業,在上海、北京、江蘇、廣東、河北等五大基地,形成一個集火炬外殼-內飄帶-燃燒系統-火種燈-終端檢測-交付產品為一體的生產總流程,并最終由上海石化負責火炬總裝。量產團隊開展線上線下協同創新,堅持邊對接、邊完善、邊驗證、邊量產,攻克了燃燒段尺寸穩定控制、燃燒段浸漬工藝、控氫閥微小流量穩定控制等10多項技術難題,實現了火炬從實驗階段到量產階段的跨越,并先后高質量交付了115支丙烷火炬及火種燈、引火棒等部分周邊產品,以及1200支冬奧火炬、600支冬殘奧會火炬。
在火炬傳遞運行保障階段,上海石化成立“火種護衛隊”,圓滿完成遠赴希臘雅典的火種采集、火種交接、火種回國等一路護送保障任務。此后,又組建“火炬護衛隊”,先后完成冬奧會、冬殘奧會火炬傳遞運行保障工作。